温馨提醒:以后有促销活动会在这里公布,敬请关注。
我的账户
博滴检测网
  • 首页
  • 购买毒品检测试纸
  • 使用方法
  • 常见问题
  • 博客
    • 吸毒的症状
    • 吸毒者的案例
    • 毒品百科知识
    • 戒毒方法
    • 禁毒教育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资质证书
购物车
  • 首页
  • 购买毒品检测试纸
  • 使用方法
  • 常见问题
  • 博客
    • 吸毒的症状
    • 吸毒者的案例
    • 毒品百科知识
    • 戒毒方法
    • 禁毒教育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资质证书

博客

首页/毒品的危害/溜冰毒者在戒断28周内的溜冰后遗症调查分析

溜冰毒者在戒断28周内的溜冰后遗症调查分析

作者: 博滴日期: 2015-5-5分类目录: 毒品的危害 暂无评论
正在溜冰毒的人

正在溜冰毒的人

摘要 目的:探究溜冰毒者在戒断毒品的28 周内溜冰后遗症的变化,以便更细致地了解溜冰毒者的戒断症状。
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溜冰毒者组成溜冰毒组( n = 96),以末次吸食为基准 点,分别在第2 周、第8 周、第16 周和第28 周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和汉密尔 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进行溜冰后遗症测试;同时,选取无药物滥用史的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 n = 192),进行 上述3 个经典量表的测试。
结果: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3 个量表均提示,溜冰毒组分值在第2 周最高,此 后第8、16、28 周分值均有下降趋势,其中第28 周分值最低。但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中,焦虑总分在第16 周有小幅 升高,且与第8 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针对3 个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3 者均呈正相关。
结论:甲基苯丙 胺依赖者戒断28 周内存在严重的心理和情感问题,在戒断后第2 周戒断后遗症最为严重,其中焦虑、抑郁 症候群最为显著。在第16 周精神状况有小幅波动,此后各心理量表分值均呈现下降趋势。

近年来我国以苯丙胺类兴奋剂( amphetamine type stimulants,ATS)为代表的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形 势十分严峻。从滥用人数看,2008 年全国入库滥用 ATS 人数达240902 人,占入库总人数的21. 3%,分 别比2005 年和2007 年增加了18 万人(304. 6%)和 8 万人(55. 6%)。2009 年新发生的吸毒人员中,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占48. 5%,其中滥用甲基苯丙 胺(methamphetamine,MA,俗称冰毒)者占38. 3%。 甲基苯丙胺的滥用与依赖属于反复发作的慢性 脑病,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强烈的兴奋 或抑制作用,长期反复滥用可使学习、记忆、运动功 能受损,令使用者产生强烈的精神依赖和躯体依 赖,其心理和人格都会发生病理改变。因而甲基苯 丙胺依赖者在毒品戒断过程中也必将经历极其复杂 的心理变化。吸食冰毒也叫溜冰毒,本文旨在分析溜冰毒者在强 制隔离戒毒康复期间的溜冰后遗症,从总体上设计戒 毒康复期间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模式,从而引导 他们生理脱毒、心理康复,最终回归社会。我们分别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 - 90) 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溜冰毒者组和正常 对照组进行测试,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研究组的被测试者为在强制隔离戒毒所住院接 受强制隔离戒毒的溜冰毒者,在2010 年7 月- 2011 年6 月期间,共计入所溜冰毒者 169 人,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有109 人,特殊情况脱 落病例4 人,拒绝参加临床研究者9 人。入组标准: 符合CCMD - 3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 准;尿检甲基苯丙胺相关物质阳性;有确切证据 证明甲基苯丙胺滥用或关系密切人证明甲基苯丙胺 滥用;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 标准:慢性疾患;传染病及性病;严重精神疾患病史; 超出入选时间窗;多种毒品混用。人口学状况分析:

(1)性别不限,其中男性58 例,占60. 42%;女性38 例,占39. 58%;
(2) 年龄16 - 52 a,平均年龄 (29. 02 ± s 5. 19)a;
(3) 滥用时间:(4. 5 ± s 2. 2) a;
(4)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3 例,占3. 13%,高中5 例,占5. 21%,中专3 例,3. 13%,初中78 例,占 81. 25%,小学7 例,占7. 29%;
(5) 婚姻状况:未婚 37 例,占38. 54%,已婚36 例,占37. 50%,离异8 例,占8. 33%,丧偶1 例,占1. 04%,同居14 例,占 14. 59%;
(6) 职业:个体32 例,占33. 33%,娱乐从 业人员25 例,占26. 04%,无业34 例,占35. 42%, 企事业工人5 例,占5. 21%。

分析以上数据,甲基 苯丙胺依赖者具有以下特点:文化程度偏低,年龄 小,自由职业者居多。正常对照组由192 名无药物 滥用史的健康人群组成,其中男性115 例,占 59. 9%;女性77 例,占40. 1%;年龄20 - 55 a,平均 年龄(30. 18 ± s 5. 11)a。研究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性 别比例和年龄差异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 且两组均无明显躯体疾患与精神疾患病史。

1. 2 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汉密尔顿抑郁 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为测 试工具对被测试人员进行溜冰后遗症测试。其中 SCL - 90 症状自评量表是医生对量表进行基本讲 解后,在上海惠诚咨询有限公司成人心理测验系 统5. 0 版心理测验软件上进行自主答题,如有疑 问,医生可以用中性、不带任何暗示和偏向的方式 把问题本身的意思进行解答。而汉密尔顿抑郁量 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由2 名经过培训的医生采 用交谈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联合检查,后将 分数填入上海惠诚咨询有限公司成人心理测验软 件上。考虑到戒毒学员初入强制隔离戒毒医疗单 位心理会有应激反应,加之甲基苯丙胺药物作用, 其精神状况反应会有一定的偏差,故而甲基苯丙 胺依赖组( n = 96) 以末次吸食为基准点,分别在第 2 周、第8 周、第16 周和第28 周进行3 个心理量 表评定。而正常对照组( n = 192) 则统一进行3 个 心理量表的评定。两组心理量表评定操作和结果 分析均由同一专职医生进行。

1. 3 评定标准

SCL - 90 症状自评量表90 道题,反映9 项因子 症状: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 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严重程度按1 - 5 级进 行评定。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 项,可归纳为7 类因子结 构:焦虑/躯体化、体重、认识障碍、日夜变化、迟缓、 睡眠障碍、绝望感。严重程度按0 - 4 分进行评定。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 项,仅分为躯体性焦虑和 精神性焦虑两大类因子结构。严重程度按0 - 4 分 进行评定。

1. 4 统计学方法

上述数据均以(珋x ± s) 表示,应用上海惠诚咨询有限公司成人心理测验系统5. 0 版心理测验软件得 出各因子分值。全部资料用SPSS 13. 0 软件进行分 析。正常对照组与第2、8、16、28 周进行方差分析, 再将有差异的组别进行t 检验,3 个量表的相关性分 析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通过SCL - 90 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 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客观分析溜冰毒组 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心理的动态变化。

2.1 SCL - 90 症状自评量表分析

见表1。

表1 SCL -90 症状自评量表分析(x ± s)

如图1 所示,溜冰毒组与正常对照组 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说明甲基苯丙胺 依赖者在接受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存在着严重的心理 问题,且溜冰后遗症有周期性波动。溜冰毒 者SCL - 90 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在第2 周最高,心理 问题亦最为严重,与其他3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随着时间的推移溜冰后遗症逐步好转,第 28 周分值最低,与第8 周和第16 周两组比较有显 著性差异(P < 0. 05);而第8 周和第16 周之间情绪 有所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大(P > 0. 05)。

溜冰毒者SCL - 90 症状自评量表各 因子分值在第2 周最高,与其他3 组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P < 0. 05),此后有下降趋势,第28 周分值最 低。在总均分、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项,第 28 周与第8 周和第16 周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而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 精神病性等因子项中,第28 周仅与第8 周相比较有 显著性差异(P < 0. 05)。见图2。

图1和图2

2.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析 见表2。

表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析

溜冰毒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在第 2 周最高,与其他3 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此后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中第28 周总分最 低,与其他两组( 第8 周和第16 周) 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P < 0. 05),第16 周虽有小幅波动,但与第8 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溜冰毒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在第 2 周最高,与其他两组(第8 周和第28 周)比较均有 显著性差异(P < 0. 05);此后有下降趋势,其中第28 周总分最低,与其他两组( 第8 周和第16 周)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在观察期的中间阶段,焦 虑总分在第16 周有小幅升高,与第8 周比较有统计 学意义(P < 0. 05)。

2. 3 SCL - 90 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SCL - 90 症状自评量表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 相关系数( r) 为0. 166,P = 0. 001,二者呈正相关; SCL - 90 症状自评量表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相关 系数(r)为0. 109,P = 0. 029,二者呈正相关;汉密尔 顿抑郁量表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相关系数( r) 为 0. 189,P = 0. 000,二者呈正相关。由此可以看出3 个量表均呈正相关。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溜冰毒者戒断毒品后第 2 周,戒断后遗症分值高达(1. 61 ± s 0. 70), 与正常对照组(1. 07 ± s 0. 31)相比较呈显著性差异 (P < 0. 01),此阶段操守率最低,复吸率呈现频发状 态。这与我们临床所观察到的溜冰毒者外 周血清多巴胺水平持续下降是相符的,而且与 Zoric 等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甲基苯丙胺属 于拟交感神经类中枢兴奋剂,可促使脑内多巴胺等 儿茶酚胺类递质释放,从而引发中枢神经奖赏系统 兴奋产生欣快感。溜冰毒者在临床生理脱 毒后,由于体内儿茶酚胺类递质的耗竭而致多巴胺 等神经递质持续处于低水平,导致较长一段时间 内仍存在相当程度的戒断后遗症:一部分是 焦虑、抑郁症候群;另一部分是睡眠障碍症状群;另 外还表现躯体不适症候群,如极度疲劳倦怠、头晕、 头胀、嗜睡多眠、食欲不振、浑身肌肉慢性疼痛、注意 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自身能力减退感增强等, 上述戒断后遗症将造成溜冰毒者对 药物强烈的心理渴求,引发强制性觅药行为。同时, 溜冰毒者在此阶段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 状、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也呈现出明显异常, 提示这一类人群存在敏感、疑心重、易激惹、耐受力 差、人际关系敏感、沟通不良、与人难以相处,多疑且 易激惹、回避现实、对他人多保持戒备心理、执拗等 人格缺陷,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本研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统 计结果表明,在生理脱毒后第2 周焦虑总分(9. 95 ± 5. 46)和抑郁总分(13. 57 ± s 8. 14) 分值均为最高, 此后分值呈现下降趋势,但在第16 周焦虑和抑郁的 分值均有小幅波动,且在观察期的中间阶段汉密尔 顿焦虑量表的第16 周焦虑总分(9. 17 ± s 4. 62) 不 仅小幅升高,且与第8 周焦虑总分(7. 46 ± s 4. 01) 和第28 周焦虑总分(5. 24 ± s 3. 03) 比较均有统计 学意义,然而汉密尔顿抑郁总分在第16 周虽有小幅 波动,但并无统计学意义。有研究表明,甲基苯丙胺 作为“伪”多巴胺递质,对多巴胺转运体( DAtransporter,DAT)具有高亲和力,通过DAT 进入神经 元和神经末梢,一方面可促使突触前多巴胺加快释 放,增加突触间隙多巴胺的浓度,使高于生理水平的 DA 作用于相应多巴胺受体,产生神经适应性和成 瘾依赖行为;另一方面,取代细胞内和囊泡内的内源 性多巴胺结合于单胺转运体,消耗囊泡内储存的多 巴胺,通过DAT 逆向转运多巴胺,抑制多巴胺的重 摄取,最终导致神经元末梢多巴胺的耗竭。在甲 基苯丙胺依赖者戒断第2 周左右,随着外源性“伪” 多巴胺递质- 甲基苯丙胺的逐渐代谢,且内源性多 巴胺的生成受到抑制,导致溜冰毒者多巴 胺水平持续下降,从而产生显著的焦虑、抑郁症 候群。在戒断第2 周,溜冰毒者所产生 的戒断后遗症亦可诱发严重抑郁和焦虑等情 感问题,从而导致第2 周溜冰毒者处于焦 虑状态。但在戒断16 周前后,甲基苯 丙胺依赖者除睡眠障碍外,躯体戒断后遗症 逐渐消失,然而他们对前途的担忧越来越强烈,可能 是导致在16 周前后焦虑情绪小幅波动的诱因。然 而抑郁症状在甲基苯丙胺的戒断症状中持续时间较 短,且与戒断前一个月每周甲基苯丙胺使用的剂量 相关。在甲基苯丙胺戒断期间内源性多巴胺等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及交感神经系统的恢复状况及 在整体戒断康复期间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曲线形 态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3 个经典量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3 者 均呈正相关性,相互影响,相互依托,相互佐证。3 个经典量表测试溜冰毒者在强制隔离戒毒 期间溜冰后遗症,均提示焦虑、抑郁症候群十分显著, 表明溜冰毒者存在严重的心理和情感问 题。提示临床医生可在甲基苯丙胺滥用者不配合的 情况下,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或者汉密尔顿抑郁 量表对其进行溜冰后遗症分析及治疗。

Related Posts

  • 毒品的危害 (0.500)
  • 吸毒导致多种疾病的传播 (0.500)
  • 吸食冰毒会导致慢性中毒 (0.500)
  • 吸食冰毒的人讲述毒品危害 (0.500)
  • 海洛因的危害是什么 (0.500)
分享
0
0
0
标签:溜冰后遗症, 溜冰毒
上一篇文章

冰毒犯罪对国家的危害

下一篇文章

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检测方法进展

发表一条评论

取消回复

吸毒检测试纸

  • 冰毒检测试纸 冰毒检测试纸 ¥20.00
  • 吗啡检测试纸 吗啡检测试纸 ¥20.00
  • K粉检测试纸 K粉检测试纸 ¥25.00
  • 三合一检测试纸 三合一检测试纸
    评分 5.00 / 5
    ¥60.00
  • 二合一检测试纸 二合一检测试纸 ¥40.00

分类目录

  • 吸毒的症状
  • 吸毒者的案例
  • 戒毒方法
  • 未分类
  • 毒品新闻
  • 毒品检测
  • 毒品百科知识
  • 毒品的危害
  • 毒品试纸信息
  • 禁毒教育

文章归档

  • 2015年九月
  • 2015年八月
  • 2015年七月
  • 2015年六月
  • 2015年五月
  • 2015年四月
  • 2015年三月

毒品检测试纸

  • 冰毒检测试纸 冰毒检测试纸 ¥20.00
  • 可卡因检测试纸 可卡因检测试纸 ¥30.00
  • 大麻检测试纸 大麻检测试纸 ¥30.00
  • 吗啡检测试纸 吗啡检测试纸 ¥20.00
  • 三合一检测试纸 三合一检测试纸
    评分 5.00 / 5
    ¥60.00
  • 六合一检测试纸 六合一检测试纸 ¥120.00
  • 美沙酮检测试纸 美沙酮检测试纸 ¥30.00
  • 苯二氮卓检测试纸 苯二氮卓检测试纸 ¥30.00

热门文章

  • “毒驾”入刑 呼声渐高

    Posted 2 9月 2015
    By 博滴
  • “毒品”一词的由来

    Posted 30 3月 2015
    By 博滴
  • 毒品的分类

    Posted 30 3月 2015
    By 博滴
  • 常见传统毒品种类

    Posted 30 3月 2015
    By 博滴
  • 常见新型化学合成类毒品

    Posted 30 3月 2015
    By 博滴

最新文章

  • “毒驾”入刑 呼声渐高 2015年9月2日
  • 艾滋病的传播预防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 2015年8月31日
  • 毒品再犯与一般累犯的竞合适用 2015年8月26日
  • 没有其他任何间接证据的情况下能否通过检测程序来认定吸毒 2015年8月25日

标签云

中毒 冰毒 冰毒的危害 原因 合成毒品 吸冰毒 吸毒 吸毒成瘾 吸食冰毒 四氢大麻酚 回归社会 大学生 大麻 康复 强制隔离戒毒 成瘾 戒断 戒毒 技巧 拒绝吸烟 拒绝毒品 新型毒品 方法 检测 概念 毒品 毒品形势 毒品消费 毒品犯罪 毒品预防 毒理性质 毒瘾 毒驾 海洛因 特征 生殖系统 瘾君子 禁毒 精神障碍 致死 警犬 远离毒品 防范毒品 青少年 青春

热卖排行榜

  • 冰毒检测试纸 冰毒检测试纸 ¥20.00
  • 吗啡检测试纸 吗啡检测试纸 ¥20.00
  • K粉检测试纸 K粉检测试纸 ¥25.00

免费呼叫

联系我们

  • 电话:400-6388-115
  • QQ:1410224469
  •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XC吸毒检测网 | 毒品检测网 | 公安部禁毒局

© Copyright 2016 - 博滴检测网(www.withbody.com) 沪ICP备1405385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