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毒的图片
冰毒的图片

成瘾物质的滥用目前已经是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 问题和社会问题, 据UNDCP(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rug Control Program)统计, 在世界范围内, 各种毒品的 一生曾用率(Life -Time Prevalence , LTP)分别为:阿片 类1.0 %, 可卡因1.9 %, 大麻13.5 %, 苯丙胺类 2.6 % 。而国内对部分高发地区最新的调查发现, 非 法成瘾物质的LTP 高达1.60 % , 并有逐年增加的趋 势。在我国, 虽然吸毒者目前所使用的非法成瘾物质 仍然是以阿片类物质为主, 但自1994 年国内首次报 道摇头丸滥用以来, 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nine – type stimulants , 冰毒苯丙胺类药物)的滥用有明显的逐年增多之 热。在西方某些国家,冰毒苯丙胺类药物 已经成为主要的滥用毒 品 , 而且有非常明显的增加趋势。所以, 1996 年11 月5 日, 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兴奋剂专家 会议上, 来自世界各地的毒品问题专家们通过对毒品 问题严峻形势的分析后预言,冰毒苯丙胺类药物 正在逐步取代鸦片、 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其他毒品, 将成为21 世纪在全 世界范围内滥用最广泛、危害最大的毒品。本文 对冰毒苯丙胺类药物 及其危害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以帮助人们提高 认识, 加强警惕, 提早预防。

1 冰毒苯丙胺类药物的历史

众所周知,日本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历来都是近乎狂热的,常常是废寝忘食,而人的体力和精力又是有限的,连续长时间的工作之后肯定会使人感到疲劳,而疲劳的出现又势必会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冰毒苯丙胺类药物则可以使人精力充沛,能够比较长时间的、比较高效率的连续工作而不觉疲劳。所以,冰毒苯丙胺类药物的出现和大规模的滥用最初都是发生在日本。

据考证,甲基安非他明是冰毒苯丙胺类药物的一种,是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在日本合成的,其主要的合成原料最初是产自中国的麻黄素(ephedrine)。古老的中国传统医学早就发现麻黄素对人体具有辛温解表和平喘的药理作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着麻黄可以“发表出汗、止咳逆上气”。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麻黄素具有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升高血压、加快心率、促进肾脏血管收缩、兴奋交感神经等作用。20世纪20年代前后,日本、美国等国的科学家对麻黄素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和研究,随着人们对麻黄素药理作用不断产生新的认识,社会对麻黄素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来自中国的有限的麻黄植物也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直接导致了西方市场上麻黄素价格的飙升。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多家实验室很快的就利用化学原料人工合成出了人工麻黄素。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由于逐渐发现的冰毒苯丙胺类药物的新的药理作用,药品生产商和推销商出于商业利益,不负责任的极力宣称甲基安非他明是一种神奇的药物,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并且还将其作为戒毒药物用于治疗吗啡成瘾和吗啡中毒。药商们的行为又促使更多的人对这类药物产生了兴趣,进而就又继续不断地相继合成了多种冰毒苯丙胺类药物。研究发现,甲基安非他明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工作能力。所以,为了达到迅速解除士兵的疲劳、提高连续作战的能力以及提高士兵的士气等目的,二战时期,日本、美国等交战国家都把甲基安非他明作为军用物资在军队中大力推广并广泛使用,日本则把生产甲基安非他明的工厂设置在朝鲜。二战结束时,大约有200万日本人在使用甲基安非他明。在二战结束前后,在美国的任何一家药店都可以随意购买到甲基安非他明,用于大学生的考前复习、汽车司机的长途运输、妇女们的减肥等。二战结束后的10年内(1946~1956年),甲基安非他明在世界上的首次滥用大流行就发生在日本,据统计,当时约有5%的日本人在使用甲基安非他明。

由于合成甲基安非他明的原料来源方便、合成过程简单,且药物在人体中发生的作用快,所以倍受吸毒者的青睐,因而其滥用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据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局(International Narotics Control Board , INCB)1997年的统计,安非他明类剂的吸毒人数已经占到全球总人口的0.52%,仅次于大麻(2.45%),位居第二位。(位居第3~5位的依次是致幻剂0.44%,可卡因0.23%,海洛因0.14%)。也就是说,全世界总人口的3.78%是“瘾君子”。

2 冰毒苯丙胺类药物在中国的滥用情况

众所周知,中国的近代历史,是伴随着毒品的侵入和滥用开始的。那时,我国的毒品滥用主要还是鸦片和少量的海洛因。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把甲基安非他明等作为战争军需品,以“抗疲劳素”的名义送给国民党政府,以提高其士兵打内战的作战能力和颓废的士气。从那时起,甲基安非他明就开始在中国国内出现。虽然到解放前,全国约有2000万的吸毒成瘾者。

3 冰毒苯丙胺类药物的种类

冰毒苯丙胺类药物的种类有很多,而且,新的冰毒苯丙胺类药物衍生物还在不断的出现中。目前常见的合法的和非法的冰毒苯丙胺类药物有:⑴安非他明(苯丙胺,非那明,amphetamine,AM);⑵甲基安非他明(甲基苯丙胺,去氧麻黄素,冰毒,methamphetamine,MATH,MA);⑶3,4-亚甲二氧甲基安非他明(摇头丸,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AM,ecstasy);⑷3,4-亚甲二氨基安非他明(致幻性摇头丸,3,4-methylenedioxyamphetamine,MDA);⑸芬氟拉明(氟苯丙胺,fenfluramine);⑹二乙基苯丙胺(diethylpropamine);⑺苯甲吗啉(phenmetrazine);⑻哌醋甲酯(利他林,methylphenidate,Ritalin);⑼匹莫林(pemoline,deltamine);等。

目前在黑市上流行的大多是甲基安非他明(甲基苯丙安,去氧麻黄素,methamphetamine)。由于甲基安非他明不仅是受到国际管制的冰毒苯丙胺类药物,而且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的氨气味的挥发性液体,携带和使用都很不方便,故被毒贩们制成盐酸盐(即盐酸甲基安非他明、盐酸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HCI)。这是一种外观似冰的不规则的白色的结晶物,故被形象的称为Ice,也就是国内通常所说的“冰毒”。

由于冰毒苯丙胺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对精神依赖的潜力比安非他明更高、更强,毒害也更大。而且冰毒的制取、携带、使用都较海洛因更方便等特点,所以,1996年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兴奋剂专家会议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冰毒苯丙胺类药物正在逐步取代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其他毒品,将成为21世纪全世界范围内滥用最广泛、危害最大的毒品。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冰毒苯丙胺类药物的认识,更好的预防其发展。

4 冰毒苯丙胺类药物的使用及其体验

冰毒苯丙胺类药物的使用可分为工具性使用(instrumental use)、娱乐性使用(recreational use)和慢性使用(Chronic use)三种情况:工具性使用是指使用者是为了通过使用冰毒苯丙胺类药物来达到增强注意、缓解疲劳、放松情绪、减轻体重、提高性能力等目的和效果;娱乐性使用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性使用,是以增强娱乐感受为目的的;慢性使用则是前两种使用多次重复后的一种慢性依赖状态。目前在我国,工具性使用并不少见,有些家长就曾经把冰毒苯丙胺类药物中的利他林作为一种“聪明药”让儿童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服用,希望儿童能取得某种比赛或考试的理想成绩。在舞厅中的娱乐性使用和慢性使用则更比较多见,危害也就更大。

与其他毒品的滥用方式相类似,冰毒的滥用途径有吸烟式、注射式、吞服式和鼻吸入式等方式,目前以静脉注射和口服方式的占到了大多数。冰毒进入体内后,作用时间可以长达10个小时以上(甲基安非他明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为11~30个小时),而不是象海洛因那样仅有数个小时。此为冰毒大流行并欲取代海洛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与海洛因相反,通过熏燃吸入冰毒所获得之感觉比静脉注射更为迅速和强烈(海洛因则是静脉注射强烈),使人感到极度兴奋和快速振奋。冰毒在人体内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人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迅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性提高。此时吸毒者全身会出生一种难以形容的、腾云驾雾般和通电般的欣快感。吸毒者把这些体验形容为“飘”的感觉。同时还感到神清气爽、内心无比的欣快和欢愉、自信心和自我意识极大增强、精力旺盛,所有的疲劳顿时一扫而光、注意力集中、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迅速提高、活跃、精力异常的充沛,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无所不能的、无所不会的,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如果适时的连续用药,这种亢奋的清醒状态可以持续数天。而此种状态对人体能量的消耗极其巨大。使用者还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行为上表现为活动增多、话语增多、坐立不安、容易激惹和冲动,性冲动和性兴奋期延长。如用药量较大或短时间内多次反复用药,就会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情感表现愚蠢而不协调,思维联想松散缺乏逻辑性,言语速度加快但内容含混不清,动作多而刻板,并有共济失调表现。由于冰毒还同时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其他组织、器官和系统,产生急性和/或慢性的毒性作用和严重的损害:轻者瞳孔散大、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慌、头疼、口渴、多汗、呼吸困难、四肢震颤、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等;中度中毒时则会出现严重的精神错乱症状,如幻听幻视、谵妄、各种妄想等;重度中毒时就会出现全身痉挛、循环衰竭、体温过高、昏迷、直至死亡。慢性中毒者比急性中毒更多见:表现为严重的精神症状,如各种幻听、幻视、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物理影响妄想、被监视感、被跟踪感等),并且具有明显的暴力、伤害和杀人犯罪倾向,从而引发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

导致冰毒滥用,其原因在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和欣快作用。与使用者的初衷相悖,使用冰毒苯丙胺类药物时比不使用时所出现的各种差错、事故等并没有减少。而紧接着出现的则是令人非常讨厌和非常难受的疲劳、倦怠感和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这种正性的“奖励”体验和负性的“惩罚”感受交互作用于人体,就促使吸毒者不得不设法再去觅药以寻求新的兴奋并尽量避免负性感受的出现,是毒品滥用和依赖的共同的药理特点。人体对各种毒品的依赖性虽然一般都体现在躯体方面和精神方面,但冰毒所造成的依赖性却主要是以高度的精神依赖为特征,而精神依赖的存在又是已戒毒者复吸的重要原因。

5 冰毒苯丙胺类药物对人体的危害及其所致的精神障碍

在使用冰毒10数个小时之后,伴随着毒品的作用在人体内的逐渐消退和减弱,吸毒者会逐渐产生和出现全身极度疲乏无力、精神压抑疲惫、困倦嗜睡或躁动不安,动作拘泥仔细、行动缓慢、动作刻板等。这种吸毒的后效果与刚吸完毒后的性效果恰好是相反的感受,被称为是“安非他明类沮丧(amphetamines blues)”、“毒品迷幻状态复苏后的失落感(crash)”、或者是“陷入病态(comedown)”。随着停药时间的不断延长,上述症状不仅会越来越重,吸毒者还会出现可持续数周的严重的抑郁症状,由于抑郁所导致的自杀行为是使用冰毒者的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吸毒的后效果以及其他的精神症状可以持续长达数年甚至是终身,同时也是对“不再吸毒”的一种严重的心理惩罚,即行为心理学中所称的阴性强化作用(或称负性强化作用)。冰毒对人精神活动的兴奋性起到了对吸毒行为的“嘉奖”作用,是一种阳性强化作用(或称正性强化作用)。这一正一负两种心理作用的共同结果增强了对使用毒品的欲望和渴望和对毒品的精神依赖性,促使吸毒者不得不再次染指毒品。

随着身体对毒品产生的越来越高的耐受性和越来越低的敏感性,吸毒者的吸毒频率也就会不断的增加,吸毒的量也就越来越大,对毒品的依赖程度也就越来越深。长期滥用以后,吸毒者如果还没有因各种急、慢性的中毒而死亡的话,通常就会出现精神异常,称之为“安非他明性精神病”或“苯丙胺性精神病”,这实际上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的表现:轻者表现为心情难以平静,烦躁不安,决断能力干脆迅速而又草率,情绪高涨,表情兴奋,话语滔滔不绝,思维极度的活跃,脑子里总有新的想法和主意不断的涌现出现但却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行为方面则有激惹性增高,攻击倾向增强,并出现刻板的强迫性症状,如反复做一些明知毫无意义但却控制不住的相同的简单的动作。这种强迫性症状在安非他明类兴奋剂者中被称为是“常同行为”,并被认为是安非他明类中毒的非常具有特异性的症状。在昏暗的舞厅中,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安非他明类中毒者会表现的异常兴奋,出现以剧烈的摇头为主要表现的舞蹈病样的运动和动作,并且还会出现做鬼脸、出怪象、呲牙、咧嘴、露齿、拱肩、头部来回转动、拼命摇摆臀部等不规则的迅速异常的活动。如果一次用量较大,就会出现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如意识范围狭窄、辨别能力低下、辨认障碍、陷入谵妄状态和神志错乱状态等,并出现幻觉、妄想,如恐怖性幻视、言语性幻听、各种被害性质的妄想等。在这些病态体验的支配下,毒品使用者极有可能发生各种暴力事件或杀人或自伤或自杀事件。且伴随躯体症状:头疼、眩晕、心率快、心悸、口渴、颜面苍白、血压升高、全身发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排尿困难,甚至全身痉挛、脑出血,如心肌中毒,则可心跳骤停引起猝死。

各种各样的人格改变及人格障碍、意志与行为障碍、情绪与情感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思维障碍等是绝大多数慢性安非他明类中毒者的常见表现和戒毒之后的后遗症状。如果把安非他明类毒品与其他成瘾物质混合使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就会更加严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购物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