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新型化学合成类毒品

1.甲基苯丙胺

甲基苯丙胺即“冰毒”,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贩毒、吸毒者称为“冰”( Ice)。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人吸食冰毒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错 觉,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2.MDMA、MDA、MDEA

MDMA、MDA、MDEA俗称“摇头丸”,冰毒的衍生物,以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滥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五颜六色。服用后会产生中枢神经强烈兴奋,出现摇头和妄动,在幻觉作用下常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精神依赖性强。20世纪90年 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娱乐场所被广泛滥用,现在波及包括亚洲许多国家在内的世界范围。

3.“麻古”

“麻古”系泰语的音译,是一种加工后的冰毒片剂,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服用后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极度兴奋,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和降低人体免疫功能。长期服用会导致情绪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损害心脏、肾和肝,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麻 古”毒品外观均为圆形、片剂,黄连素药片大小,呈玫瑰红、橘 红、苹果绿等色,上面印有“R”、“WY”、“66”、“888”等 标记。吸食此药可使吸食者将自己的秘密和隐私通过交谈等方式 随意告诉他人,并促使吸食者受人支配、出现狂想等症状,极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其危害不堪设想。因此该药又被俗称为“唠嗑 药”、“抢劫药”、“强奸药”。

4.氯胺酮

氯胺酮俗称K粉,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 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通常在娱乐场所滥用。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强烈扭动,会导致神经中毒反应、精神分裂症 状,出现幻听、幻觉、幻视等,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重的损害。此外,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以又称为“迷奸粉”或“强 奸粉”。氯胺酮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首先在西方社会被使用,后在全球范围被广为滥用,2004年被我国列为一类精神药品进行管理。

5.三唑仑

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剂,是一种强烈的麻 醉药品,口服后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晕倒,故俗称迷药、蒙汗药、 迷魂药。可以伴随酒精类共同服用,也可溶于水及各种饮料中。 见效迅速,药效比普通安定强45-100倍。

6.麦角酰乙二胺( LSD)

麦角酰乙二胺( LSD)又称“酸”,使用者称为“酸头”。达到兴奋只需要25-50毫克,如两粒食盐大小,便于藏匿、携带、 服用。吸食后使人产生飞翔的幻觉,产生自杀或凶杀的冲动,让人惊惶失措、思想迷乱、疑神疑鬼、焦虑不安、行为失控,严重者导致急慢性精神病。为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和激发欲望,常常溶于水后吸附在邮票材料上,还有如糖块、吸墨纸、或其他吸附纸,也有发现以丸剂(黑芝麻)形式销售。

7.Y -羟基丁丙酯(CHB)

Y一羟基丁丙酯又称“液体迷魂药”或“G”毒,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中枢神经抑制剂。与摇头丸一样,CHB主要是 青少年和青年人在夜总会、狂欢舞会等通宵舞会上使用,以获得轻松愉悦的感觉。小剂量可引起镇静、欣快效应,过量使用可导致意识丧失、心率缓慢、呼吸抑制、痉挛、体温下降、恶心、呕吐、昏迷或其他疾病发作。特别是当与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合用时,危险性增加。

8.安钠咖

安钠咖属于中枢神经兴奋药。小剂量作用于大脑皮层高位的中枢,促使精神兴奋,解除疲劳。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功能不全,也可用于麻醉药或催眠药中毒等的昏迷状态。加大剂量则有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作用,特别当这些中枢处于抑制状态时,作用更为显著。胃肠道吸收快但不规则,进人中枢神 经快,同时也出现于唾液和乳汁中,体内无蓄积。逾量的征象为烦躁不安、惊扰、耳鸣、眼花并出现盲点或闪烁光、肌肉震颤、 心率增快并有早搏。长期使用安纳咖除了会产生药物耐受性,需要不断加大用药剂量。

此外,合成毒品还有氟硝安定、安眠酮、丁丙诺啡、地西伴及有机溶剂和鼻吸剂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购物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