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都有求知欲,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是有些东西是万万不能碰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告诉家人朋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论你是否见过毒品,都请记住:毒品真的离我们不远,它就潜伏在我们身边。
你认识的毒品有哪些?
了解是拒绝的开始,只有对毒品的危害有了充分的认知,才能在拒绝毒品的时候更坚定。禁毒法已经给毒品下了非常标准规范的定义: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虽然我们都有求知欲,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是有些东西是万万不能碰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告诉家人朋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论你是否见过毒品,都请记住:毒品真的离我们不远,它就潜伏在我们身边。
了解是拒绝的开始,只有对毒品的危害有了充分的认知,才能在拒绝毒品的时候更坚定。禁毒法已经给毒品下了非常标准规范的定义: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海洛因毒品图片
海洛因,俗称“白粉”,可以说它是吗啡的衍生物,因为它是由吗啡经化学药物提炼而成的,呈白色粉末状。根据二乙酰吗啡的含量的多少,海洛因可分为“三号海洛因”和“四号海洛因”,其中三号中含量较少,不过国际上对毒品海洛因的鉴定一般只定性不定号。吸食或是注射海洛因后,人的整个身体的神经系统会迅即产生一种爆发式的快感,随后的两三个小时内,吸食者沉浸在半麻醉状态。但是海洛因是强烈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长期使用会对人的生殖、神经和肠胃系统造成严重损害。过量服用会因呼吸抑制而死亡,是被吸毒者广泛滥用的一种毒品。
海洛因对吸食者的危害极大,据有关资料统计:吸食海洛因者的死亡率为3%,高出一般人群15倍;吸毒者多数都短命,平均年龄为36岁,一般寿命不超过40岁。而另一项纪录则说明了海洛因毒害面之广,据统计历年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有105万人,其中吸食海洛因的有75万。
原标题:关于“一个人是如何坠入毒网的”
生命中有些东西最好永远不要去触碰,比如毒品。太多案例证明它的可怕,太多人不知不觉陷入它的股掌,被折磨得面目全非方知后悔。这些电影,真实呈现了毒品与生命的纠缠,呼唤那些羔羊迷途知返。
正文:毒品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吸引着人们,总是有无数“成功人士”深陷其中,演艺明星也纷纷“fall in drug”,在亲人朋友的泪水里和旁观者的叹息声中,都存在一个深深的疑问:他们究竟是怎样坠入毒网的?其实很多电影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有的人因为爱情,爱上什么人就要变成什么人,爱情让人盲了双眼蒙了心智,尤其是在孤立无援的时刻,爱情更是救命稻草,哪怕与爱人一起去死也毫不犹豫。所以有了那些祈求“帮帮我,爱神”的“毒海鸳鸯”,将毒品当作治愈痛苦的“糖果”,如一对对幽魂般在“堕落街”上飘荡;
吸毒的女人
有一项调查表明,95%的吸毒者,在吸毒之前对毒品的危害并没有深刻的了解。有爱美的女孩子,听说吸毒可以减肥,于是就开始偷偷地吸毒,想以此来达到自己减肥的目的。
小尤二十出头,家境良好,生活过得很不错,不过她却常常觉得自己体形太胖,时常为减肥而发愁。在她做生意认识的朋友中有人告诉她说吸食海洛因可以减肥,而且见效快,也不反弹,不用节食。这位女青年信以为真,很快就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粉友。结果体重是减轻了,不过对毒品的依赖也与日俱增。后来他因吸毒被劳教两年,劳教后她又因贩卖毒品被判了刑,出狱后的她不仅没有改过,反而变本加厉地吸毒,又一次被送进了劳教所。
通讯员 王一坚 林叶
本报讯 近段时间,在温州被查获的两位“瘾君子”引发社会关注。吸毒者可笑的行为背后,我们能读到怎样的警示和启示呢?
3月15日,苍南钱库派出所民警接群众报警称:其在家中被母亲殴打致伤。
民警接报后快速赶赴现场,只见一男子躺在地上,家中并无其他人。民警上前将男子搀扶,对方声称自己被打伤了,很疼。可民警仔细一瞧,这人身上一点受伤的痕迹都没有。民警将其带回所里,尿检结果呈阳性,该男子明显是吸毒后产生幻觉。
经了解,陈某,男,25岁,浙江苍南人,多年前就染上毒瘾。几天前,他从福建强制隔离戒毒后回到家中,又继续吸食冰毒。母亲劝说无效,心痛之际打了陈某一巴掌,不料陈某产生幻觉后认为一直被殴打,遂报警要求警方对其母亲做出处理。目前,陈某因吸毒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吸毒图片
“毒品”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那么毒品的主要种类到底有哪些呢?
根据我国的《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际上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毒品是:鸦片、吗啡、冰毒、大麻、海洛因、K粉、杜冷丁、摇头丸、麦司卡林、美沙酮、安纳咖、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UD)、盐酸二氢埃托菲、苯环已哌啶(PCP)、可卡因(附古柯叶)、咖啡因等。
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
1.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最危险的毒品;
毒品,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有毒害的物质。我们熟知的如砒霜、农药、氰化钾、一氧化碳等都对人体有毒害,进入人体后,通过化学作用破坏体内组织和生理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人、畜的急慢性中毒,危及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为什么他们不属于毒品呢?因为,我们常说的海洛因、吗啡等毒品除了对身体具有毒害性外,还会使人成瘾,如果停止使用后,身体就像生病一样难受,为了排解这种沮丧感,需要不断吸食毒品,对其形成了依赖,犹如步入了魔鬼和死神的陷阱,难以摆脱。因此,依赖性是区别毒品和一般毒害物质的依据,也作为毒品的概念。
毒品是从地狱里伸出来的撒旦之手,一旦被抓住,挣脱不了, 只能慢慢沉沦、堕落。毒魔它正扇动着腐臭的翅膀,飞过那段惨痛 的历史来到你我身边。它荼毒着人类灵魂,摧残着人类身躯,毁灭着生的希望。然而现在,我们将不再沉默,坚决对毒魔说“不” 。
吸毒是我国的惯用说法,在医学上多称药物、依赖和药物滥 用,国际上的通用术语为,麻醉品滥用或药物滥用。从这些专业实语可以看出:
药品?毒品?
提到治疗感冒的常用药新康泰克,你会将它和毒品犯 罪联系在一起吗?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关系呢?
原来,新康泰克胶囊(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 囊)中含有伪麻黄碱,脱氧之后就是冰毒——甲基苯丙胺。除了新康泰克中含有伪麻黄碱这种成分,白加黑 (黑片和白片)、日夜百服宁、泰诺等药物中都含有伪 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用于常规药,主要因为它可 以收缩血管,对鼻粘膜血管有很好的作用,
“毒品”一词的由来
“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最早出现在欧洲, 是人们在认识到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
最初的“毒品”是指用来注射的麻醉药剂,英语中的 “drugs”原本并无“毒物”的含义,也不能用来吸食。 后来,由于这类药剂具有使人产生药物依赖而导致大量滥 用,进而危害人体并引发犯罪,这样,欧洲的一些国家才 把这种“吸食麻醉品”的行为视为“吸毒”,从而使“毒 品”一词形成并具有了现代的含义。因此,作为一个社会 用语, “毒品”一词至今最多不过二三百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