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矫治质量,司法部提出要在犯罪矫正与戒毒领域引进循证实践的理念,开展本土化的“循证矫正”与“循证戒治”。2年多来,9个监狱和5个戒毒场所试点单位,在循证理论与实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总体来说,循证实践在中国还是新生之物,很多问题还有待澄清,部分一线的实践者甚至研究者对循证实践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本文将从循证心理治疗的角度,结合国外循证戒治方面的文献,谈谈循证戒治的内涵及三种戒治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循证戒治的内涵
“循证戒治”是一个新概念。如果从循证医学、循证心理治疗的角度切入,它的定义相对比较明确。循证戒治就是指戒治工作者在意识到戒毒人员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特征的情况下,采取研究人员、管理者制定的经过科学研究证明最为有效的、标准化的戒治手段,结合戒治工作者自己的实践经验所进行的戒治实践。
它的主要特点有三个:
(1)标准化,强调戒治过程手册化、标准化;